很少有一条河能像浏阳河这般幸运,因为一首歌而名扬天下。不过要打造真正的“世界名河”,该如何做好保护,坚持可持续发展?昨前两日,首届浏阳河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浏阳柏加镇举行,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张湘涛表示,不仅要打造“水岸经济”,更要注重浏阳河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,从而打造一条“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,经济和社会相得益彰,生态与发展比肩而行的世界名河”。
浏阳河发源于浏阳大围山,全长234.8公里,流经浏阳市、长沙县、雨花区、芙蓉区、开福区,流域总面积4665平方公里,接近长沙国土总面积的40%。浏阳河生态环境的保护,对于省会长沙乃至湘江、长江流域,都有着重要意义。 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与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联手发起主办了此次研讨会,主题为“保护长沙母亲河 建设美丽浏阳河”。
“河流是自然写在大地上的诗歌。”张湘涛在研讨会上致辞说,要做好保护与发展的文章,不断拓展浏阳河的文化空间、绿色空间、经济空间和创新空间。一是坚持集众智谋划,多举措、多渠道、多方式汇聚社会各界的意见。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,不仅要打造浏阳河“水岸经济”,让千年古河再现繁华,更要注重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。三是坚持分步骤推进,要科学编制浏阳河开发的总体规划。四是坚持跨区域合作,加强浏阳河上、中、下游沟通对话,增强区域协同能力。五是坚持全方位推介,让浏阳河全流域品牌更加大放异彩。六是坚持强有力保障,流域内各区县市可以先行一步,成立统筹协调机构,做好调研等基础性工作。
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和浏阳河溯源考察活动中,来自中科院、清华大学等省内外的专家学者,就浏阳河的地质地貌、浏阳河水源地保护与生态旅游战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会议还发布了《浏阳河保护倡议书》。
|